第105章 老道的觉悟_大夏状元郎
笔趣阁 > 大夏状元郎 > 第105章 老道的觉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章 老道的觉悟

  这道到底有没有必要继续论?

  说实在的,郑经其实是不怎么想论的,因为在他看来,站在做人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打嘴炮,没太多意义,可若是站在成事的角度,就很有意义了。

  拉人,拉的是志同道合之人,不把这道给辩明了,又怎么让对方认同?

  因此,对于道家的思想,他该否定的就否定,毫不犹豫。

  但他也不否定,道家的思想里,确实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尤其是在修身养德方面,它的很多思想比儒家思想更能让郑经认可。

  而道家作为中国本土的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尤其是在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商业、军事等领域。

  比如说,中华文化在审美上,就极受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

  文学创作所追求的“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境界;国画艺术水墨画所主张的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建筑艺术上所追求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古音乐艺术中所追求的“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

  无一不是如此。

  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真要举的话,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因此,郑经也确实没有让道家完蛋的意思,他只是想让道家思想和文化去芜存菁而已。

  具体要怎么去?

  诸糅真人也在问这个问题。

  “我新有了一想法,就是成立一真理社,来穷尽天下之道理,包括天之道和人之道,老道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参加一下。”

  郑经顺理成章地发出了邀请。

  “真理社?”

  诸糅真人表示惊讶。

  郑经则回道:“对,求真,存理,开民智,则是我成立真理社的目的。”

  他以解释真理社成立目的的方式,又埋下了一颗小小的雷。

  啥雷?

  破除愚民思想之雷。

  说起来,中国封建制度里,最为主张的愚民政策,最开始就起源于道家。

  在《道德经》的第三章写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就是愚民思想的根源。

  老子认为,圣人之治,首先自身得没有欲望,以让百姓也没有欲望,管理百姓,尽量削弱他们由心而来的欲望,充分满足他们由身体而来的需求,让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无知,无欲,无求。

  简直就是反人类的主张!

  这样的主张,自然是为了迎合统治阶层的需求的,统治阶层无能,就只能让老百姓更无知,这样才不会动不动就因为欲求不满而想着造反。

  从维护社会安定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愚民政策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哪怕是到了一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愚民政策其实也并未消失,比如说米粒国那些极为反智的红脖子,其实就是愚民政策的产物。

  但愚民政策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造成群体智力低下,严重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一弊端,就淋漓尽致地从满清统治中体现了出来,结果是造成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衰退和落后,沦为西方列强的鱼肉。

  作为一个知晓了严重后果的穿越者,郑经当然不希望这种局面再次出现,因此有可能的话,他首先要反的就是愚民思想。

  好在他刚否决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主张,也好在诸糅真人并不是迂腐之辈,否则的话,单是这一点,估计老道又得好好跟他辩上一辩,让他再费上一番口舌。

  而对于诸糅真人来说,求真、存理原本就是道家所追求的,因此他暂时忽略了开民智这一点,而是认真考虑起要不要加入的问题。

  “你不是要去会宁吗?我在涡阳,加入有意义吗?”

  对于求真、存理,他当然是极为有兴致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恨不得能天天来跟郑经辩上一辩,辩出更多的真理来,以让道家吸收并完善。

  但现实问题也摆在他面前,那就是距离问题,作为天静宫宫主,道家的掌舵者,他不太可能跟着郑经去会宁。

  “谁说求真存理就一定要面对面?还可以通过文章啊,若是有可能的话,等我到了会宁,会优先考虑办上一份报纸,专门来刊登这些求真存理的文章。”

  郑经立即又暴露出了一重要计划。

  想要开民智,不掌握一定的宣传渠道也是不行的,因此这一步他是肯定要走的。

  而在这一点上,也是我党早年的历史给了他启发,在我党成立之初,宣传这一块就没有落下,也正是《共产党》月刊、《新青年》、《向导》、《热血日报》等刊物的存在,让我党的思想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

  而这也是他为啥要拉上陈蒨文、陈蒨武,还有老道的原因。

  报刊这种公开发行,又涉及到思想争鸣的东西,没有一定的背景,是很容易被打压的,而德王府再加上在这个时代影响力巨大的道家,这背景就相当靠谱了。

  “办报纸?”

  诸糅真人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这也是正常的。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暂时是没有报纸这一概念的,哪怕是最早的官方报纸雏形邸抄,都还是以手抄报的形式存在,并不具备报纸的真正形式。

  而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份报纸,还要到唐朝后才会出现,名字叫开元杂报,但也还没有形成统一和固定的风格,以及稳定的发行周期。

  因此,郑经接下来又不得不花上一点时间,来简单给老道讲讲报纸的具体概念。

  诸糅真人的眼神终于亮了起来。

  办专门的求真存理报刊!

  在他看来,这一想法绝对够新鲜,对于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也绝对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好事,问题在于……

  “这想法好是好,只不过……”

  他开始提办报纸的难处。

  难处还不是一般的多。

  首先是钱财耗费上的问题。

  别看这已是一个造纸工艺已相当发展的年代,麻纸、麻黄纸、藤纸、银光纸等质量上乘的纸已被大量使用,但价格却并不便宜。

  至于印刷术就更不用提了,要知道,中国四大发明里的活字印刷术,还要等到四五百年以后才会由北宋的毕昇发明出来。

  除此之外,要想把这份报纸办出品质,还得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撑它的内容。

  因此,在诸糅真人看来,这办报的想法好是好,但别说一周一刊,哪怕是一月一刊,恐怕也极为不容易。

  “放心,这些问题我有办法来解决。”

  郑经自然是打起了包票。

  作为穿越者,解决印刷术的问题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大不了把活字印刷术给提前弄出来,甚至于说,他还想采用更好更便捷的办法。

  好吧,看在郑经自信满满的份上,诸糅真人决定不继续质疑这些问题,转而问道:“那需要我做什么?”

  他还是很有奉献觉悟的。

  那接下来就好办了。

  需要老道奉献什么?

  当然是先加入真理社,然后再挂上名誉社长,《真理报》名誉总编的名,最后再把道家的可用资源、影响力等奉献出来。

  总而言之,除了没管老道要钱以外,郑经所能想到的,全部跟老道提了,包括利用道家的影响力,帮忙把这份报纸顺利地发行出来等。

  又是一夜畅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ww.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