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鲜卑入寇_我,刘辩,三兴汉室
笔趣阁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39章 鲜卑入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9章 鲜卑入寇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39章鲜卑入寇

  终于,诸部首领联合起来,推着患病的须卜骨都侯要去找董卓要个定论。

  这时候,董卓当着须卜骨都侯的面说出了那个除了当事人之外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须卜骨都侯原本身体就不太好,一惊之下,人直接没了。

  但这时,已经没人在乎他了。

  没办法,董卓只是说了实话,诸部首领都想着各自还有机会当单于呢,谁会真的为了须卜骨都侯牺牲自己啊!

  休屠各的下场近在眼前,汉人实力尚存。

  出了这档子事,联合逼宫董卓的事再度被耽误了。

  如此,又是数日,董卓像是一个交际花一般周旋在诸部首领们的身边。

  其间,羌渠单于定下的继承人,右贤王于夫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与部分诸部首领重新建立了联系。

  带着诸部首领们分裂的“罪魁祸首”须卜骨都侯已经死了,重归王庭也没什么阻碍了,又以利诱之。

  于夫罗的能力强于羌渠,直接便引来数个自觉无望竞争单于之位的部族首领愿意投效。

  但其能起到的效果终究有限。

  能当单于谁会愿意当下属啊!

  这时候,董卓入场了。

  他这段时间与诸部首领的交流并非一无所得,而是耐心地识别哪些人是可以拉拢的,从而和于夫罗相互配合。

  已经明确得知当不了单于,你是愿意接受正儿八经单于继承人的邀请做他的下属,还是愿意当一个原来平起平坐之人的下属?

  栾提氏的影响力终究还是发挥着作用。

  之所以不选羌渠来做这件事,是因为羌渠的名声已经坏了,且目标过于显眼。

  如此,又为于夫罗拉拢到了一小部分部族首领。

  这种事做多了总有泄露之时,但在剩下的部族首领集结起来之前,董卓终于等到了他期盼已久的一个消息的到来。

  鲜卑人入寇了。

  董卓当然是不愿意分立两单于的。

  破坏他和羌渠的关系是小,影响自己是大。

  董卓很明白,只要他敢把这件事做成,立马就会被拉往雒阳治罪。就算他能在中间获得朝廷的同意,那也是先斩后奏,同样要被问责。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借此事解决掉南匈奴分裂的现状,将南匈奴重新合二为一。

  在董卓心中,匈奴人与羌人并无多大区别,只要能让他们发现合二为一有利可图,这事便有成功的机会。

  鲜卑入寇这事中当然有董卓的手笔,这段时间,他派了手下匈奴和羌人义从,连同匈奴王庭的一部分精锐去塞外袭扰鲜卑人。

  过去,鲜卑人怎么对付匈奴人的,他就怎么还回去。希望以此激怒鲜卑人。

  万幸的是,他成功了。

  羌渠单于再一次非常识大体的没有收费。

  董卓当着诸部的面宣布:“反击鲜卑,立功最多者当为单于!”

  诸部首领们面面相觑,他们是很厌恶侵扰他们土地的鲜卑人,但他们只愿意守护自己的草场。

  虽然鲜卑入侵在先,但像现在这样由汉室的官员集合起来主动进攻鲜卑人,得给钱。

  董卓怒道:“尔等以为当单于能只享有好处而不承担责任吗?若无能功绩,凭什么当单于?”

  那些靠近北方要先面对鲜卑人的部族首领最先着急起来。

  这时,于夫罗跳了出来:“既然是反击入侵我等家园的鲜卑人,我于夫罗身为右贤王岂能落后于人?只是我有一言,想说给诸位一听……尔等皆道王庭只听汉室之命,不顾匈奴人死活,可如今尔等离开王庭一年有余,现状如何?去年冬日大雪,牛羊冻死无算,今年诸位的部众可有饿死的?我告诉尔等,王庭之众没有!只因有汉室之粮。”

  归根结底,经过多年的接触影响,南匈奴人已经离不开汉人的帮助。

  抢又不敢抢,获得物资的方式只能靠赏赐、交易,可得不到汉室的承认,交易的方式只有走私,不得不面对豪强和商人比之前生活在王庭统治下时更加残酷的压榨。

  独立的生活一点都不美好。

  否则,这些分裂的匈奴诸部也不会整日想着让须卜骨都侯获得汉室的承认了。

  有部族首领听到此处,大着胆子问道:“汉室已经恢复赏赐了?”

  要是能恢复往常,那他可就不犹豫了。

  当然没有!

  但于夫罗依旧肯定道:“汉室只是一时受挫,要不了多久就会强大起来……”

  在董卓的提醒下,于夫罗回到了正题。

  他喊道:“鲜卑与我等世仇也,若我立功最多……尔等可愿听我号令?”

  这时,于夫罗事先收拢的人起了作用,在他们的迎合下,于夫罗一时之间仿佛成了众望所归。

  当然,真的众望所归是不太可能,王庭与诸部的矛盾不是这么容易解决的。

  但在此时选择拒绝的部族首领已经成了少数派。

  董卓见时机差不多了,又宣布道:“如有不愿者,尽可以带着部众离开,老夫绝不阻拦。愿意与老夫一同迎击鲜卑者,由老夫供给粮草,战而胜之后,朝廷定有赏赐!”

  说是绝不阻拦,但众人看着董卓半眯着眼睛缓缓扫视的模样,谁会当真?

  事实证明,匈奴人中还是有勇士的,而董卓也真的如约放其带着部众离开。

  如此之后,接二连三地有人离开,等到最后董卓估算了一下,走了不到四分之一。

  大都是活动区域在南边的部族,董卓早就安排了人记录他们的来处。

  对于北边的部族来说,哪怕汉室不集结他们,他们为了生存也是要和鲜卑人作战的。

  就在董卓发挥自己的手段,纵横捭阖,解决了这一场由他亲手造就的危机没两日,他正带着汉匈军队准备迎战鲜卑。

  董卓认为自己的应对非常好,对于他来说,想要让于夫罗在对鲜卑的战事中立下首功,不算难事。

  从军多年,他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然后他得知了消息,朝廷的援军到了。

  “新任使匈奴中郎将曹操见过将军!”

  不仅董卓愣了一下,听完此话,正在军中的王柔也是一脸懵逼,曹操是使匈奴中郎将,那他是谁?

  然后王柔才从他的继任者手中拿到朝廷的诏令,调其入雒阳,为议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vv.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vv.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