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遗憾_逆转98,我的互联网时代
笔趣阁 > 逆转98,我的互联网时代 > 第51章 遗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章 遗憾

  会议室里,此时针落可闻。

  人人都装着低头思考的样子,但除了刚才孙有光的那句不和谐的声音外,竟半天没人吭声。

  孙总编眉头大皱。

  他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来解决读者们的问题。

  只是这个节骨眼上,所有人都是一言不发,这像什么话!

  “贺勇林,你来说说,有啥办法!”眼见所有人都沉默着,孙总编只能抓住其中一个人问。

  “孙总编,我参加工作那么多年,这种事也是第一次碰到,暂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被点了名的贺勇林只能站起来推脱。

  孙总编脸色更加阴沉了。

  “姜志军,说说你的看法。”又一个倒霉蛋被孙总编揪了出来。

  “孙总编,这件事情有点棘手,我暂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点子。”姜志军硬着头皮回答。

  “.....”

  一连问了好几个,但所有人都支支吾吾,推三阻四。

  面对众人的消极态度,孙总编拍着桌子大发雷霆。

  “你们这帮人,平时个个吹得自己能上天入地,本事大过天。怎么,真来事了竟没一个能派的上用场的!”

  对于孙总编来说,维持住好不容易提升上来的销量是第一大事,只是这帮让他寄予厚望的精兵强将们,此时却不能为他分半点忧。

  但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理解。

  底下众人和孙总编立场不同。

  项目是齐文星的,做好了功劳也属于他。

  解决项目上出现的问题,这对他们自己又没什么好处,干嘛要帮?

  更何况齐文星现在的势头正盛,是之后副主编职位的竞争大敌,傻子才会选择资敌。

  解铃还须系铃人。

  愤怒的扫视一圈后,孙总编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齐文星身上。

  “小齐,你是项目第一责任人,这种情况,你自己有什么对策吗?”

  齐文星自己确实有一套方案,但不怎么完美。

  本来还想先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但此时却是不得不先抛砖引玉了。

  “孙总编,我是这样想的。”

  “我们可以在每月出一期增刊,内容包含《诛仙》连载至最新章节的全部内容,可以称之为总集篇。”

  “可以先出六期,我相信有六个月的时间做缓冲,足够培养《诛仙》的固定阅读群体。”

  听到这方案,孙总编沉默不语。

  齐文星的思路跟他的有些类似,有效果,但风险却不小。

  果然,立刻就有人反对道:“这个方法太不可控,而且成本高,若增刊的销量不及印刷量的一半,那我们损失就大了。”

  提问题总是比解决问题容易。

  孙总编只是淡淡的瞟了他一眼:“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这下,那人直接就蔫了。

  孙总编不再理他,而是继续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或者对小齐的方案有什么问题需要指出的,可以一并提出来!”

  又是一阵沉默。

  有意见早提出来了,还会等到现在?

  这种情况,孙总编也是无可奈何。

  最终他还是做了决定,齐文星的方案可以用,但需要做些取舍。总集篇的期数由六个月时间改成了三个月,售价不固定,按照每期增刊的内容数量递增

  就在当代商报那边积极的商量对策的时候。

  黄河中学的运动场上,一群群的学生或跑或跳,热闹非凡。

  此时正进行着初三年级的体育中考。

  课间,其他年级的学生都聚拢在窗边,看着运动场上正进行着的各类中考项目纷纷议论。

  “体育中考为什么要提前两个半月考了呀?”

  “你问我?那我问谁去!”

  “听说前几届我们学校的中考平均分比其他学校低,主要是体育拖了后腿,所以这两年学校里对这块可重视着呢!”

  “我都听说了,去年我们学校据说有一半的人得了30分的满分,其他也都是28、29这样子,最差的也有22分呢!”

  “......”

  王景明也跟着众人一起看热闹。

  “哎,王景明,你说今年咱们学校能有几个人考进滨海中学的?”一旁的班长赵天临向他问道。

  “我觉得应该跟前几年差不多,高低也就差个2、3个而已。”王景明回答。

  “嗯,去年我们学校是15个,前年16个,今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吧。”赵天临如数家珍一番。

  “很快的,两年后就轮到我们了。”王景明激励他。

  对于赵天临来说,王景明一直是他赶超的目标,所以虽然身为班长,他对王景明一直都是客客气气的。

  “是哦,你的话,肯定能进,至于我,努努力的话也还是有希望的。”

  王景明眉毛一挑,傲然的说:“那当然,我肯定能考......”

  可话正说到这里,后面的他却再也说不出口了。

  因为王景明突然想起前世自己上的可不是滨海中学。

  并不是因为当时他成绩不行,考不上,而是仑江县教育局直接禁止他们报考滨海中学!

  百年名校,滨海中学。

  它就在仑江隔壁的滨海县内,是整个宁源,乃至整个越江省最好的高中,没有之一。

  在王景明重生前的那几年里,每次高考,全省的前10,甚至前100名里,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自滨海中学。

  国内最好的水木大学和京大直接就将招生点设立在滨海中学内。

  越江省里有此殊荣的仅此一家。

  那是所有宁源学生心目中的圣地,亦是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但是,这种优质生源的集中性流动,早已引起其他区县内各个高中学校的极大不满。

  尤其是仑江。

  因为是曾属于滨海县的一部分,十几年前才独立成县。

  基于这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们仑江优质生源的流失率更是高破了天际。

  慢慢的,为了平衡整个宁源市的教育资源,整个市区内开始逐步禁止中考的跨区县报考。

  而轮到王景明这届时,仑江县的新政策正好开始执行。

  于是,倒了老霉的王景明,即使成绩再好,也无缘滨海中学。

  都说重生是为了弥补遗憾。

  但一辈子顺风顺水的他,重生都大半年了,还真没碰到几件需要他弥补的事儿。

  现在好了,终于碰到了他必须弥补的一个遗憾。

  没错,他必须要想办法上滨海中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vv.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vv.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